嗟兹羽孽物共恶,不知造化其谁尸。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悲物吟》

唐·李贺

嗟兹羽孽物共恶,不知造化其谁尸。

苍穹茫茫掩日月,大地沉沉埋英奇。

千秋万代空流转,百兽群飞各东西。

独怜孤影立苍茫,泪洒长空问天机。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7年,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常描绘出幽奇冷峭的意境,充满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哀叹这些被世人共同厌恶的羽毛和害虫啊,不知道这造化的主宰究竟是谁,苍穹茫茫,日月都被遮掩;大地沉沉,英才豪杰都被埋没,千秋万代时光空自流转,百兽群飞,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唯独我怜悯这孤独的影子站立在苍茫之中,泪水洒向长空,质问着天地的奥秘。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被世人厌恶的“羽孽”(可能指鸟类和害虫等),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不公和英才埋没的感慨,诗中“苍穹茫茫掩日月,大地沉沉埋英奇”两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天地不公的愤慨和对英才被埋没的同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孤独无助的心情,以及对天地奥秘的追问。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悲悯和对天地造化的质疑,诗中通过对比“羽孽”与“英奇”的命运,突出了英才被埋没的不公现象,诗人以“独怜孤影立苍茫”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孤独无助的心情和对天地奥秘的探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李贺虽然才华横溢,但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及第,这种遭遇使他深感世态炎凉和人生无常,从而产生了对世间万物的悲悯和对天地造化的质疑,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羽孽”与“英奇”的命运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英才被埋没的不公现象的愤慨和对天地奥秘的探求,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