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山斋厌郁蒸,经时久不到东城。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宋·陆游

多病山斋厌郁蒸,经时久不到东城。

风来松竹清如洗,雨过林塘翠欲生。

闲伴羽人游古观,静看溪女织新缯。

此中真意谁能解,一笑逍遥得此生。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因多病而厌烦了山斋中的闷热,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到东城去游玩了,风吹过松竹,仿佛将它们清洗得更加清新,雨后的林塘更是翠绿欲滴,生机勃勃,闲暇时,我陪伴着道士游览古老的道观,静静地观看溪边的女子织着新的丝绸,这里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我只愿一笑逍遥,度过此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享受,以及对于闲适生活的满足,首联点明诗人因病而久未出游,次联描绘风雨后的自然美景,三联写诗人与道士的交往和观看溪女织绸的闲适生活,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满足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思为题,却并未过多渲染病中的痛苦和无奈,而是更多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风雨后的松竹、林塘等自然景物,以及诗人与道士的交往和观看溪女织绸的场景,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闲适的氛围,这种氛围与诗人内心的追求相契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这首诗也体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另一面——他并非总是沉浸在忧国忧民的情怀中,也有对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种追求使得他的诗歌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具人性化和生活化。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多病而隐居山斋,远离了繁华的东城和喧嚣的尘世,他并未因此而消沉沮丧,反而更加珍惜和享受这种宁静、闲适的生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来表达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逍遥自在、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陆游作为文学家的艺术追求,也反映了他作为人的内心需求和情感寄托。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