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腊候已穷春欲动,劝耕犹得览郊圻”,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立春后一日作》,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立春后一日作
宋 · 宋祁
腊候已穷春欲动,劝耕犹得览郊圻。
土膏初动麦苗盛,日气渐和花意知。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老农无逸令行早,正是乡间作苦时。
作者简介: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他与其兄宋庠均有文名,时称“二宋”,宋祁的诗词文赋皆佳,尤其擅长诗词,语言工丽,内容多写优游闲适生活,亦有慨叹时事的佳作。
译文:
立春已过一天,冬日的节气已经结束,春天的气息开始萌动,此时正是劝农春耕的好时节,我得以到郊外田野去巡视,土壤开始解冻,麦苗长得非常茂盛,天气逐渐变暖,花朵也似乎知道了春天的到来,准备绽放,布谷鸟在空中飞翔,催促人们早点耕种,农民们拿着舂锄,趁着晴朗的春天忙碌起来,老农们不敢懈怠,早早地就开始劳作,这正是乡间最为辛苦的时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后农村春耕的繁忙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如土壤解冻、麦苗茂盛、天气变暖等,以及农民们的辛勤劳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付出的同情与赞赏。
赏析:
这首诗以立春后一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农民们的春耕生活,诗人以“腊候已穷春欲动”开篇,点明了时间的转换和春天的到来,通过“劝耕犹得览郊圻”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广阔的田野,在描绘自然景物时,诗人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如“土膏初动”、“日气渐和”等,使得画面更加鲜活,诗人也通过“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等诗句,展现了农民们忙碌而充实的春耕生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农民辛勤付出的同情与赞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宋祁对乡村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有关,作为一位官员和文学家,宋祁可能有机会到乡间巡视,亲身感受农民们的辛勤劳动和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在立春后一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或许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春耕景象的诗篇,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