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天极目无飞鸟,积雪生光射落晖。的释义

春秋6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长天极目无飞鸟,积雪生光射落晖”,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沈德潜的《塞下曲(其二)》,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塞下曲(其二)

清 沈德潜

长河落日圆如盘,长天极目无飞鸟。

积雪生光射落晖,寒风卷地起黄沙。

边关烽火连天起,战士铁衣寒未解。

遥望故乡何处是,归心似箭泪沾衣。

作者及朝代

作者:沈德潜(1673年—1769年)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诗论家,字确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早年曾屡试不第,后得中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沈德潜在文学上主张格调说,强调诗歌应体现古人的高格和雅调,对清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清新自然,富有韵味,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长河落日圆得像盘子一样,极目远眺,天空中连一只飞鸟都没有,积雪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寒风卷起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边关的烽火连天而起,战士们身披铁衣,寒冷仍未解除,遥望故乡,不知在何方,归心似箭,泪水沾湿了衣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战士们的艰苦生活,首联以长河落日和极目无飞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颔联通过积雪生光和寒风卷地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寒冷和荒凉,颈联则转向对战士们生活的描绘,烽火连天、铁衣寒未解,展现了他们身处险境、坚守边疆的英勇形象,尾联则以战士遥望故乡、归心似箭的情感收尾,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渴望归去的迫切心情。

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方面,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荒凉氛围刻画得淋漓尽致,在抒情方面,诗人通过战士们的形象和情感,表达了对他们英勇无畏、坚守边疆的赞美和同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有对人文情感的抒发,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创作背景

沈德潜创作这首诗时,正值清朝边疆局势紧张,战争频繁,他通过描绘边塞的壮丽景色和战士们的艰苦生活,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注和对战士们的深切同情,这首诗也反映了沈德潜作为一位文学家和诗论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作,唤起人们对边疆战士的关注和尊重。

《塞下曲(其二)》是一首充满深情和韵味的边塞诗,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人的广泛赞誉和喜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