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麾新命古三齐,白首沧洲愿已违。全诗是什么?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亭晚望

唐·刘沧

一麾新命古三齐,白首沧洲愿已违。

风晚云低雁影疏,水寒烟淡树声微。

西楼暮角声催客,南浦寒潮带雨归。

长路关山何日尽,空余惆怅对斜晖。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大中八年(公元854年)进士及第,官华原尉,有诗名,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抱负不展、仕途坎坷的感慨,风格清丽婉约,情感深沉含蓄,其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新接到的任命是前往古代称为三齐之地(今山东一带)赴任,然而我已至暮年,原本归隐江湖的心愿就这样违背了,傍晚时分,风带着凉意,天空低沉,大雁的影子稀疏可数;水面泛着寒气,烟雾淡淡,树木在风中摇曳的声音微弱,西楼上的暮角声催促着旅人前行,南浦的寒潮带着细雨归来,漫长的道路和重重关山不知何时才能走到尽头,只留下我独自对着落日余晖满怀惆怅。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与归隐之间矛盾心情的深刻描绘,首句“一麾新命古三齐”点明诗人即将赴任的地点,同时暗示了仕途的新起点;“白首沧洲愿已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未能实现归隐田园梦想的遗憾,后三联通过描绘晚景的凄清、孤寂,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惆怅。

赏析

刘沧此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诗中“风晚云低”、“水寒烟淡”等句,不仅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清冷景象,也象征着诗人仕途的艰难与心境的凄凉,而“西楼暮角”、“南浦寒潮”等意象,则增添了诗中的离愁别绪与漂泊之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刘沧晚年,当他接到新的官职任命,需远离故土,前往异地赴任之时,此时的刘沧或许已深感仕途的疲惫与人生的无常,内心充满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无奈的妥协,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过往选择的反思、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现状的深深惆怅,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个人的情感波动,也能窥见唐代晚期士人阶层普遍面临的理想与现实冲突的社会背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