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嘲鲁儒
唐·李白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俟河之清不可得,聊自歌此讥愚顽。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鲁国的老夫子谈论五经(儒家经典),白发苍苍却只会死抠字句,问他经世济民的策略,他却茫然无知,如同坠入烟雾之中,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事,姑且让我唱这首歌来讥讽那些愚蠢顽固的人吧。
释义
这首诗中,李白以讽刺的笔触描绘了那些只知死读书、不懂变通、缺乏实际治国才能的儒生,首句“鲁叟谈五经”点明了讽刺对象,次句“白发死章句”揭示了他们的特点:年老且只知拘泥于文字,三、四句则通过提问和回答的形式,进一步突出了他们的无知和愚蠢,末两句则以“俟河之清不可得”这一比喻,表达了李白对这些儒生的失望和无奈,同时以“聊自歌此讥愚顽”表明了自己的写作目的。
赏析
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刻画了鲁儒的迂腐和无知,李白通过讽刺鲁儒,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真正人才的渴望,诗中语言犀利,情感真挚,既体现了李白的豪放性格,也展示了他对现实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对儒家思想的某种不满和批判,认为儒家经典虽然重要,但不应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观察有关,在唐代,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一些儒生却陷入了死读书的泥潭,缺乏实际才能和治国方略,李白可能对此感到不满和失望,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讽刺那些愚蠢顽固的儒生,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能够改变社会的现状,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