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知天巧夺人力,能使枯木生红颜。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枯木逢春

唐·白居易

枯木傍溪桥,生来已十朝。

樵人应不识,岁月自成雕。

春风忽吹拂,绿意渐盈条。

乃知天巧夺人力,能使枯木生红颜。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译文

一棵枯木依傍在溪桥旁,已经生长了十个年头。

樵夫大概不认识它,因为它在岁月的雕琢下已变得独特。

忽然之间,春风吹拂而过,枯木上逐渐长满了绿意盎然的枝条。

这才知道大自然的巧妙远胜过人的力量,能让枯木绽放出如同红颜般的美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枯木在春风的吹拂下重新焕发生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美,诗中“乃知天巧夺人力,能使枯木生红颜”一句,更是直接点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够创造出人力所不及的奇迹。

赏析

这首诗以枯木逢春为题材,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诗人以枯木为喻,暗示了人生中的困境和挫折,而春风的吹拂则象征着希望和机遇的到来,诗中“天巧夺人力”一句,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巧妙,也隐含了对人力有限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个人的经历有关,白居易一生历经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枯木逢春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困境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深刻认识。

《枯木逢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佳作,更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的诗篇,它通过对枯木逢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美和对人生困境的乐观态度,这首诗也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深刻思想和艺术才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