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花下醉
唐·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变体(融入关键词“犹堪携酒醉其下,谁肯伴我颓巾冠”意境)
花下独酌
犹堪携酒醉其下,谁肯伴我颓巾冠。
芳径寻香不觉晚,倚花沉梦日已残。
客去风清深夜寂,烛摇影瘦赏余妍。
花间醉卧心自远,世事纷纭任流转。
(注:此变体为根据关键词及原诗意境创作,非李商隐原作)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以变体为例)
还可以带着酒来到花树下畅饮至醉,但又有谁愿意陪伴我,不顾形象地摘下帽子,任发髻散乱呢?在寻找花香的小径上,我沉醉其中,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我倚靠在花旁,沉睡过去,醒来时日光已残,客人散去后,清风拂面,深夜一片寂静,我手持红烛,独自欣赏那即将凋零的花朵,它们依然展现出最后的美丽,在花间醉卧,我的心境变得超脱,世间的纷扰与繁杂就任凭它们流转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花下独酌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自由不羁生活的向往,诗人以酒为伴,醉卧花下,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不拘小节的情怀,他也感叹于无人能理解他的心境,无人愿意与他一同放纵不羁。
赏析
这首诗以花为背景,以酒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花下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中的“犹堪携酒醉其下,谁肯伴我颓巾冠”等句,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对真性情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变体诗并非李商隐原作,但我们可以从李商隐的生平及作品中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多次遭贬,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犹堪携酒醉其下,谁肯伴我颓巾冠”等诗句,很可能是他在面对困境时,内心孤独与追求自由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