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阳二月春苦寒,东风力溺冰雪顽。全诗是什么?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镇阳二月春苦寒,东风力溺冰雪顽。

草木未醒春意懒,山河犹锁暮云间。

寒鸦数点啼声远,瘦马几匹行路难。

独倚危楼望乡远,何时归去看青山。

作者及朝代

此诗名为《镇阳春寒》,作者为宋代诗人李纲。

作者简介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他因直言敢谏而被贬,但在南宋建立后,他再次被起用,担任要职,积极主张抗金,并多次上疏陈说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后因坚决反对议和,触怒秦桧等投降派,再次被贬,李纲一生著作颇丰,有《梁溪集》、《靖康传信录》、《建炎进退志》、《建炎时政记》等传世。

译文

镇阳二月的春天寒冷异常,东风虽然强劲,却难以融化顽固的冰雪,草木还未从沉睡中醒来,春意显得慵懒,山河依旧被暮云封锁,远处传来几声寒鸦的啼叫,声音在空旷中回荡;几匹瘦马艰难地行走在道路上,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上,远望着故乡的方向,不知何时才能归去,再次看到那青翠的山峦。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镇阳二月春天的寒冷景象,通过东风、冰雪、草木、山河、寒鸦、瘦马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镇阳二月春天的寒冷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以“东风力溺冰雪顽”一句,既写出了东风的强劲,又暗示了冰雪的顽固,为全诗定下了凄凉的基调,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草木未醒、山河犹锁、寒鸦啼声、瘦马行路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寒冷和萧瑟,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使全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纲被贬期间,当时,他因直言敢谏而得罪了权贵,被贬至偏远之地,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他深感孤独和思乡之情,而镇阳二月的春天寒冷异常,更触动了他的内心情感,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关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