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归家
唐·韦庄
蜂蜜满房花结子,还家何处觅残春。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其词作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致哀婉动人,对后世词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译文
蜜蜂围绕着满是花蜜的蜂房忙碌,花儿也已结成果实,当我回到家中时,还能在哪里寻找到那即将逝去的春天呢?庭院前不时吹来阵阵东风,千万条杨柳枝条都随风摇曳,指向西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家时所见之景,通过“蜂蜜满房花结子”展现了春天的繁盛与收获,而“还家何处觅残春”则流露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淡淡哀愁,后两句以东风和杨柳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时光流逝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
赏析
韦庄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日归家的瞬间感受,前两句通过对比“蜂蜜满房”与“觅残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丰收与人的情感失落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淡淡忧伤,后两句则借东风与杨柳的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寓含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淡淡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韦庄作为“花间派”诗人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从内容推测,很可能是韦庄在某个春日归家途中,面对眼前春意盎然而又即将逝去的景象,心中涌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遂有此作,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与五代的更迭,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这样的背景使得他的作品中常含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抒发,此诗亦不例外,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敏感与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