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为怜碧砌宜佳树,自斸苍苔选绿丛。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奇僻苦,注重炼字炼句,追求语言的奇崛和意境的幽深,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广泛的影响。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和尚在月光下敲着门,走过小桥,眼前呈现出一片原野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因为怜爱碧绿的台阶上适宜种植佳树,所以亲自铲除苍苔,挑选绿色的树丛来栽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凝的幽居环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幽静、雅致的生活氛围,诗中“闲居少邻并”写出了李凝居所的偏僻与宁静,“草径入荒园”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荒凉而自然的气息,接下来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更是以动衬静,将夜晚的静谧与和谐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两句,则通过过桥所见和移石所感,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奇妙,最后两句“为怜碧砌宜佳树,自斸苍苔选绿丛”,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热爱与追求,亲自动手改善居所的景致。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别具匠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李凝的幽居环境描绘得如诗如画,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都富有生活气息和画面感,诗人也善于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如以“闲居少邻并”与“草径入荒园”相对比,突出了居所的偏僻与荒凉;以“过桥分野色”与“移石动云根”相衬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奇妙,诗人在炼字炼句上也下足了功夫,如“敲”字的运用,既写出了和尚的礼貌与谨慎,又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拜访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所作,当时,贾岛对李凝的居所及其生活状态深感羡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其幽居环境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岛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对友人生活状态的赞赏与羡慕,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崇尚自然美的思想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