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欲励贤敦古学,可嗟趋利竞朋来。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励学

宋·刘克庄

本欲励贤敦古学,可嗟趋利竞朋来。

书窗寂寞人难到,花径荒凉草自开。

幸有琴书堪作伴,不妨风月入吾怀。

世间万事皆如梦,惟此清修胜似财。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刘克庄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清新自然之作,其词作亦颇有特色,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译文

我本来想要勉励贤才,让他们专心于古代学问的研究,但可悲的是,人们却为了追逐名利而竞相结交权贵,忽视了真正的学问之道,书房的窗户寂寞冷清,很少有人来访,花径上杂草丛生,显得荒凉无比,幸好还有琴书和明月可以陪伴我,让我在这清幽的环境中修身养性,世间万事都如同梦幻泡影,唯有这份清修的生活,比任何财富都要珍贵。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和批判,以及对清修生活的向往,首句“本欲励贤敦古学”表达了诗人的初衷,即希望激励贤才,让他们专注于古代学问的研究,现实却是“可嗟趋利竞朋来”,人们为了名利而竞相结交,忽视了真正的学问,接下来的两句“书窗寂寞人难到,花径荒凉草自开”描绘了书房和花径的冷清与荒凉,进一步强调了学问之道的被忽视,最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清修生活的满足和向往,认为世间万事如梦,唯有清修生活才是最珍贵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洞察和批判,诗人通过对比“励贤敦古学”与“趋利竞朋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浮躁和功利化倾向,诗人也通过描绘书房和花径的冷清与荒凉,进一步强调了学问之道的被忽视和冷落,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选择了清修生活,以琴书为伴,以风月为怀,表达了对清修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面对浮躁社会、保持内心宁静的方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个人的仕途经历有关,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和罢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当时社会的浮躁和功利化倾向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清修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刘克庄作为一位文学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引导人们关注真正的学问之道,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清修。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