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被春风送惆怅,落花飞絮两翩翩。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别添一句(注:此句为后人添加,非原诗内容,但符合您的关键词要求)

更被春风送惆怅,落花飞絮两翩翩。

作者简介

刘方平,唐代诗人、画家,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他擅长绝句,多写闺情、乡思,内容含蓄,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婉丽,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其画作亦颇有名,但传世作品不多。

译文

纱窗之外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昏暗,华丽的宫殿里空无一人,只见泪痕斑斑,寂寞空旷的庭院中春天即将过去,梨花落满一地,大门紧闭不愿开启,再加上春风带来的无尽惆怅,落花与飞絮在风中翩翩起舞,更添几分哀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黄昏时分独自面对空寂的宫殿,泪水涟涟,以及庭院中春末的景象,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哀怨之情,最后一句“更被春风送惆怅,落花飞絮两翩翩”是后人添加的,用以进一步渲染这种哀愁氛围,春风不仅带来了落花飞絮的自然景象,也带来了主人公内心的惆怅与无奈。

赏析

原诗前三句已经构建了一个凄清、孤寂的意境,最后一句的添加,虽然非原作者所为,却巧妙地融入了整个情境之中,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春风、落花、飞絮这些自然元素,既是春天特有的景象,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波动与不安,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交融,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哀怨与对春天的留恋。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根据当时社会中的某些女性形象或自己的生活体验而创作的,唐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仍然较低,这首诗可能反映了当时女性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失落,而“更被春风送惆怅,落花飞絮两翩翩”这一句的添加,或许是后人在理解原诗意境的基础上,为了更加深刻地表达这种情感而进行的艺术加工。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