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相见欢
宋·朱敦儒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想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见了又休还似梦,坐来虽近远如天。
作者及朝代
作者:朱敦儒(1081年-1159年)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人,南宋著名词人,早年以清高自许,不愿出仕,后因战乱流离失所,晚年依附秦桧,为时人所讥,其词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婉约细腻之篇,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译文
深深的庭院寂静无声,小小的庭院空无一人,寒风中传来断断续续的捣衣声,无奈夜晚太长,人难以入眠,那捣衣声和着月光一起透进了窗帘。
相见时难,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就像那无力的东风摧残着百花,即使相见,却又像做梦一般虚幻,坐在一起,虽然身体相近,但心却像远隔天涯。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深夜的庭院景象和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波动,表达了相见之难、离别之苦以及相见后的虚幻感,上片以静谧的庭院和断续的寒砧声为背景,烘托出主人公难以入眠的愁绪;下片则直接抒发相见难、别亦难的感慨,以及相见后的失落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波动,上片以景写情,通过深夜的庭院和断续的寒砧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凉的氛围,为下片的抒情做了铺垫,下片则直接抒发情感,相见难、别亦难的感慨和相见后的虚幻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中“见了又休还似梦,坐来虽近远如天”一句,更是将相见后的失落和无奈表现得深刻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朱敦儒流离失所、生活困顿的时期,当时,他因战乱而四处漂泊,与亲朋好友相见的机会寥寥无几,即使偶尔相见,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难以长久,这种相见难、别亦难的经历,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成为他创作这首词的灵感来源,这首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