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骀群马敛足避,天衢让路先骐驎。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马

唐·李峤

驽骀群马敛足避,天衢让路先骐驎。

千里追风何足道,一朝得志自凌云。

作者简介

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其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及宫廷生活,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译文

劣质的马群收敛蹄足躲避一旁,宽阔的天街主动为骏马骐驎让路,千里马追风逐电的速度何足挂齿,一旦得志便能直冲云霄,气势非凡。

释义

“驽骀群马敛足避”描述了劣质的马群在面对优秀马匹时的自卑与退避;“天衢让路先骐驎”则形象地描绘了骏马骐驎在道路上受到尊重与礼让的情景。“千里追风何足道”强调了千里马的速度虽快,但并非其最可贵之处;“一朝得志自凌云”则表达了骏马一旦得志,便能展现出非凡的气势与成就。

赏析

这首诗以马为题材,通过对比劣质马与骏马的不同表现,赞美了骏马的高贵品质与非凡才能,首句“驽骀群马敛足避”以劣马的退避反衬出骏马的气势,次句“天衢让路先骐驎”则进一步突出了骏马在众人面前的尊贵地位,后两句则通过“千里追风”与“一朝得志”的对比,强调了骏马不仅速度快,而且有着远大的志向与非凡的成就,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峤仕途较为顺利、心情较为舒畅的时期,他通过描绘骏马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于才华与志向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优秀人才的尊重与推崇,以及对于平庸之辈的轻视与排斥,在唐代这个重视文学与才华的时代背景下,这首诗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启示作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