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游园
唐·李商隐
黄金未变千丝柳,白日初迟百刻香。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墙。
欲问今春几许,细随流水到天涯。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金黄色的柳丝还未完全变成深绿,白天的时光初初显得悠长,百花散发着阵阵香气,仿佛能持续百刻之久,春风和煦,鸟鸣声细碎而悦耳;阳光高照,花影层层叠叠,显得格外浓重,游丝在空中横斜地缠绕着树木,嬉戏的蝴蝶胡乱地依附着墙壁,想要询问今年春天还有多久,只见那细碎的流水悠悠地流向了天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游园的美好景象,首联“黄金未变千丝柳,白日初迟百刻香”以金黄色的柳丝和百花的香气,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颔联和颈联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风、鸟声、阳光、花影、游丝和戏蝶等春日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尾联则以流水为喻,表达了春天的无尽与悠长。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游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诗人以金黄色的柳丝和百花的香气为起点,逐步展开了一幅春日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声音元素,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而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商隐在春日游园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沉浸在春天的美好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他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化为诗句,创作出了这首充满生机与美好的春日游园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文人士大夫追求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