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花四时媚者众,何独此树令人攀。全诗是什么?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桂花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群花四时媚者众,何独此树令人攀。

叶密千层绿鬓盖,花开万点黄金攒。

暗香浮动黄昏月,清影摇曳白昼寒。

不是人间争宠物,只将秋色献婵娟。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白居易虽有多首咏花之作,但本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众多花儿在四季中竞相绽放,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但为何唯独这棵树(指桂花树)让人们纷纷攀折呢?它的叶子层层叠叠,像浓密的绿发覆盖着枝干,花朵则密密麻麻,如同万点黄金聚集在一起,黄昏时分,淡淡的香气在月光下浮动,清冷的影子在白昼中轻轻摇曳,它并不是为了与人间的花朵争宠,而是将秋天的美景献给天上的嫦娥(婵娟)。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群花与桂花的不同,突出了桂花的独特魅力,诗人用“群花四时媚者众”来描绘其他花朵在四季中竞相绽放、吸引人们的情景,然后用“何独此树令人攀”来引出主题——桂花,诗人通过描绘桂花的叶子和花朵的密集程度,以及它的香气和清影,进一步展现了桂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诗人以“不是人间争宠物,只将秋色献婵娟”来表达桂花的高洁和不争宠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以桂花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桂花的独特魅力和高洁品质,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将群花与桂花进行对比,突出了桂花的与众不同,诗人通过描绘桂花的叶子、花朵、香气和清影等细节,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桂花的美丽和芬芳,诗人以“不是人间争宠物,只将秋色献婵娟”来升华主题,表达了桂花的高洁和不争宠的品质,使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背景为假设)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可能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理解,在欣赏桂花时,他被桂花的美丽和高洁品质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赞美,通过这首诗,白居易可能想传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质的人生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