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高楼
唐·李商隐
今来把酒对残雪,却忆江上高楼山。
玉笛声声吹旧梦,银灯盏盏照孤寒。
云遮远目情难寄,风卷离愁意未阑。
回首当年携手处,空余明月照阑干。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并无此确切作品。)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难以索解,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如今我手持酒杯面对着残留的冬雪,却不禁回忆起那江畔高耸入云的山楼,玉笛声声似乎在吹奏着往昔的旧梦,银灯盏盏照亮了我内心的孤寂与寒冷,云雾遮挡了远方的视线,让我的思念难以传递,狂风卷起了离别的愁绪,心中的情感还未平息,回首当年我们携手共游的地方,如今只剩下明月孤独地照耀着栏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当前把酒对雪的情景,引出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玉笛、银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云遮远目、风卷离愁等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今来把酒对残雪”开篇,既点明了时间(今来),又描绘了场景(把酒对残雪),为全诗奠定了凄清、孤寂的基调,接着诗人通过“却忆江上高楼山”一句,将思绪拉回到往昔,与当前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中间两联通过玉笛、银灯、云遮、风卷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思念之情,尾联“回首当年携手处,空余明月照阑干”则以明月和空阑干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异乡,面对着冬日的残雪,心中不禁涌起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描绘当前孤寂的处境和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无奈与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上分析均基于题目要求和诗歌内容本身进行构建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