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屋连云盈万井,舳舻衔尾列千艘。全诗是什么?

生辉97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扬州三首》之一,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扬州三首·其一

唐·杜牧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暗投。

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其二

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

金络擎雕去,鸾舆出凤回。

蜀船红锦重,越橹碧筠轻。

邑屋连云盈万井,舳舻衔尾列千艘。

其三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

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

轴轳千里外,棹歌五两声。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刺史、池州刺史、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译文

其二译文:

秋风中萤火虫飞舞的苑囿,春草覆盖的斗鸡台。

戴着金络头的大雕飞去,鸾鸟驾着的车舆归来。

蜀地的船装着沉重的红锦,越地的船装着轻巧的碧筠。

城中的房屋连绵不断,如同云般密布,成千上万;江面上的船只首尾相连,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成千上万艘。

释义

邑屋:城中的房屋。

连云:形容房屋高耸入云。

盈万井:形容房屋数量极多,如同万井(古代以井田制划分区域,此处借指区域或户数)。

舳舻: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衔尾:形容船只首尾相连。

列千艘:形容船只数量极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的繁华景象,首联和颔联通过“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等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扬州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颈联和尾联则通过“蜀船红锦重,越橹碧筠轻”和“邑屋连云盈万井,舳舻衔尾列千艘”的生动描写,展现了扬州的商业繁荣和交通发达,特别是尾联,通过“邑屋”和“舳舻”的描绘,将扬州的城市规模和水上交通的繁忙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杜牧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曾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后入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转掌书记,居扬州三年,这首诗就是他在扬州任职期间,对扬州繁华景象的描绘和赞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牧对扬州的深厚感情和对当时社会繁荣景象的赞叹,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扬州作为东南名都的繁荣景象和重要地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