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时浪过如春梦,酒敌先甘伏下风。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醉中遣怀

唐·杜牧

花时浪过如春梦,酒敌先甘伏下风。

醉眼看人双影重,醒心对月一窗空。

作者及朝代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生活在晚唐时期(约公元803年-约852年),他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风格俊爽峭健,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

作者简介

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杜佑曾任宰相,父亲杜从郁也曾任官,他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早年曾游历江南,后入朝为官,历任监察御史、黄州刺史等职,杜牧的文学创作广泛涉及诗、赋、文等多种文体,其中尤以诗歌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在繁花似锦的时光里,我如春梦般虚度而过;在酒桌上,即便是强劲的对手也甘拜下风,醉眼朦胧中,看人成双影重;清醒过来,面对空窗,心中一片寂寥。

释义

首句“花时浪过如春梦”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那些在花前月下的日子如同春梦一般短暂而虚幻,次句“酒敌先甘伏下风”则展现了诗人在酒桌上的豪迈与不羁,即便是酒量再好的人,在他面前也甘愿认输,后两句通过“醉眼”与“醒心”的对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醉后的迷离与清醒后的孤寂。

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醉中遣怀之作,通过描绘自己在花时酒宴中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寂生活的感慨,诗中“花时浪过如春梦”一句,以春梦比喻过去的美好时光,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诗人对那段时光的深深眷恋,而“酒敌先甘伏下风”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在酒桌上的豪迈与自信,这种自信与不羁的性格也是杜牧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后两句通过“醉眼”与“醒心”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饱满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的时期,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杜牧虽然才华横溢,但仕途并不顺畅,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常常借酒消愁,以诗遣怀,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出来的,通过描绘自己在花时酒宴中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寂生活的感慨,也反映了杜牧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无奈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