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晋祠
唐·李隆基
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隆基(唐玄宗)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之一,也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他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鼎盛之世——开元盛世,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李隆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擅长文学和音乐,对唐代的文化艺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译文
晋水如今流入了并州的土地,广袤的稻田被漠漠的稻花覆盖,灌溉着平坦的田野,千顷的荷花池中,人们放舟嬉戏,花丛深邃,以至于傍晚时分忘记了归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晋水流入并州后,给当地带来的丰收景象和人们生活的欢乐,晋水作为重要的水源,滋养了广袤的稻田,使得稻谷丰收,稻花飘香,而荷花池的壮丽景色,更是吸引了人们前来游玩,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晋水灌溉农田、荷花盛开的美景,以及人们在此间嬉戏的欢乐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画卷,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富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玄宗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有关,作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唐玄宗深知农业生产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他可能亲自巡视农田,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这首诗,这首诗也可能与唐玄宗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怀有关,他通过描绘晋水灌溉农田和荷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民生活的祝福。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民生活的富足,还反映了唐玄宗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首诗也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