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之水何悠哉,经历灨石险且回。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9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贞女峡(在连州)》,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贞女峡(在连州)

唐·韩愈

江盘峡束似隘巷,西江之水何悠哉。

经历灨石险且回,信哉天下无平哉。

舟人舣棹不敢进,畏似蛟龙怒相猜。

风雷助怒势莫遏,前后盛怒声若雷。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是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译文

江水在峡谷中被束缚得像狭窄的街巷,西江的水流是多么悠长自在啊,它流经灨石时既险峻又曲折回旋,这确实证明了天下没有平坦的道路啊,船夫停船不敢前进,害怕得像遇到蛟龙发怒一样互相猜疑,风雷助长了怒势无法遏制,前后波涛汹涌的声音如同雷鸣。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贞女峡的江水之险,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艰难曲折的感慨,诗中“西江之水何悠哉”与“经历灨石险且回”两句,既描绘了江水的悠长自在与险峻曲折,又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不定与艰难险阻。

赏析

这首诗以贞女峡的江水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江水的险峻与人生的艰难,诗人以江水之悠长自在反衬其流经灨石时的险峻曲折,从而引发了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诗中“信哉天下无平哉”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艰难曲折的感慨与认识,诗人还通过描绘船夫停船不敢前进、风雷助怒等场景,进一步渲染了江水的险峻与人生的艰难。

创作背景

韩愈在唐德宗贞元末年曾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而得罪权贵,被贬为连州阳山令,这首诗就是他在连州任职期间游览贞女峡时所作,诗人面对贞女峡的江水之险,不禁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人生的艰难曲折,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与哲思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认识与积极态度,以及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