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遂为无事者,人间万虑不关身。的释义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庭草色饶春雨,阶柳花香入暮云。

安得遂为无事者,人间万虑不关身。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包括《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门庭前的青草因春雨而更加茂盛,台阶旁的柳树与花香一同融入傍晚的云霞。

我怎能如此悠闲无事,仿佛人间的万般忧虑都与我无关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宁静景象,门庭前的青草在春雨的滋润下更加葱郁,阶旁的柳树与花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暮春图景,诗人在享受这份宁静的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为人间万虑所累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环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诗人以“门庭草色饶春雨,阶柳花香入暮云”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在享受这份宁静的同时,诗人也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以“安得遂为无事者,人间万虑不关身”两句,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世俗烦恼、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这种超脱与追求,使得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对世俗的纷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晚年闲居期间,白居易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与精神的自由,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追求,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脱态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晚年时期的心境与追求,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