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宋·司马光
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置雀罗。
我已幽栖与物疏,君今何事亦蹉跎?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日长渐觉逍遥乐,何况终朝无事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是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政治上,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主张保守,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文作品也颇丰,风格朴实无华,注重实用。
译文
老朋友都升官发财了,不再与我往来,我的门前冷清得可以张网捕雀了,我已经习惯了隐居生活,与世事疏远,你现在为什么也这么失意呢?清风明月都是无价之宝,近处的水和远处的山都充满了深情,日子长了,我渐渐觉得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真是快乐无比,更何况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人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与故人的疏远、自己的隐居生活以及自然景物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故人通贵绝相过”与“我已幽栖与物疏”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则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好,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日长渐觉逍遥乐,何况终朝无事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逍遥生活的喜爱和享受。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诗中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特别是“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两句,更是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人生的启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司马光在闲居期间所作,当时,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到排挤和打击,被迫离开朝廷,过上了隐居生活,在隐居期间,他远离了官场的纷争和世俗的喧嚣,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反映了司马光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也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