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白头旧监悲时节,珠閤无人夏日长。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游历四方,生活贫困,大历十年(775年)进士及第,曾任昭应县尉、太府寺丞等职,晚年退居咸阳原乡,生活清贫,王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多写宫廷生活、民间疾苦及边塞风光,语言平易通俗,风格清新自然。
译文
白头老宫监在悲凉的时节里哀叹,珠宝装饰的楼阁在漫长的夏日里空无一人,柳枝参差不齐地掩映着彩绘的楼阁,清晨的黄莺啼叫,声声传递着满宫的哀愁。
释义
白头旧监:指年老的宫中太监或宫女。
悲时节:在悲凉的时节里感到哀伤。
珠閤:用珠宝装饰的楼阁,代指皇宫中的宫殿。
无人:空无一人,形容宫殿的冷清。
夏日长:夏日漫长,暗示时间的难熬。
柳色参差:柳枝参差不齐,形容景色的杂乱。
掩画楼:掩映着彩绘的楼阁。
晓莺啼送:清晨的黄莺啼叫,传递着某种情感。
满宫愁:满宫的哀愁,形容宫中人的愁苦情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中白头老宫监的哀叹和宫殿的冷清,表达了诗人对宫中生活的同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白头旧监悲时节”一句,直接点明了老宫监的悲凉心境,而“珠閤无人夏日长”则进一步渲染了宫殿的冷清和时间的漫长,后两句通过描绘柳色参差和晓莺啼叫,将宫中的哀愁情绪进一步烘托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宫中人的孤独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建晚年时期,当时他可能对宫廷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描绘宫中老宫监的哀叹和宫殿的冷清,诗人表达了对宫中生活的同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某些方面,如宫中的冷清和宫中人的孤独等,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宫中生活的悲凉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