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悼亡诗
唐·韦庄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綵缕谁云能续命,玉奁空自锁遗香。
贞元供奉今谁在,见尽人间万事伤。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曾经陪伴织女渡过天河,还记得那云间传唱的第一首歌,别再唱贞元年间供奉给皇家的曲调了,因为当时的朝臣已经所剩无几。
谁说彩色的丝线能延续生命?那精致的玉镜匣子只是空自锁着残留的香气,贞元年间的供奉之人如今还有谁健在?我已看尽了人间的万般悲伤。
释义
这首诗是韦庄为悼念逝去的亲人或友人所作,诗中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对比当下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逝去者的深切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綵缕谁云能续命,玉奁空自锁遗香”两句,用象征性的手法,表达了生命无法挽回、美好记忆只能空留的无奈与哀伤。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首联通过“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的浪漫想象,勾勒出往昔的美好与欢乐;颔联则笔锋一转,以“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的凄凉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透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颈联“綵缕谁云能续命,玉奁空自锁遗香”以象征性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生命无法挽回的哀伤;尾联则以“贞元供奉今谁在,见尽人间万事伤”的深沉感慨,收束全诗,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韦庄在创作此诗时,心中充满了对逝去亲人或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贞元年间是唐朝的一个时期,韦庄通过提及贞元供奉的曲调,暗示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盛况,而“当时朝士已无多”则透露出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沧桑,整首诗通过对比往昔与当下,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