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归朝
唐·韦庄
留连芳物佳节过,束带还来朝未央。
烟柳半垂堤畔岸,杏花微雨湿衣裳。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幕深垂掩玉钩,倚楼人恨远山长。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留恋着美好的景物,佳节已经过去,整理好衣带我又回到未央宫中朝见,河堤边,烟柳半垂,杏花微雨中,我的衣裳被轻轻打湿,春风不懂得约束柳絮,让它们漫天飞舞,纷纷扬扬地扑向行人的面庞,翠绿的帷幕深深垂下,遮掩着玉钩,我倚靠在楼上,心中怨恨那远山太过绵长,仿佛隔断了我的归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佳节过后,带着对美好春光的留恋,回到朝廷工作的情景,诗中通过“留连芳物佳节过”表达了对逝去节日的怀念,而“束带还来朝未央”则展示了诗人回归职责的无奈与坚定,后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烟柳”、“杏花”、“杨花”等,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美好与离愁别绪,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留恋与对朝廷职责的忠诚之间的矛盾心理,诗中“留连芳物佳节过”一句,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又隐含了对逝去岁月的无奈,而“束带还来朝未央”则体现了诗人作为官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即使心中充满留恋,也必须回归朝廷,履行自己的职责,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深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在朝廷任职期间,某个春日佳节过后,他带着对节日欢乐与春日美景的留恋,不得不返回朝廷继续工作的背景下,韦庄作为晚唐至五代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往往蕴含着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描绘春日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韦庄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