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过太行
唐·沈佺期
风吹积雪销太行,水暖河桥杨柳芳。
玉笛飞声如凤翼,秦娥梦断忆潇湘。
作者简介
沈佺期,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受贿入狱,出狱后复职,他的诗作以应制、乐府、绝句见长,尤善宫体诗,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对唐代律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作品辞藻华丽,音律和谐,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风吹散了太行山上的积雪,河水变暖,河桥边的杨柳已经吐露芬芳,玉笛的声音如同凤凰展翅般悠扬,秦地的佳人梦中醒来,思念着遥远的潇湘之地。
释义
首句“风吹积雪销太行”描绘了太行山积雪被春风吹散,万物复苏的景象;次句“水暖河桥杨柳芳”则进一步展现了河水变暖,河桥边杨柳依依,春意盎然的画面,后两句则通过玉笛的悠扬声音和秦娥的梦中思念,增添了诗歌的情感色彩和意境深度。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首联和颔联通过描绘太行山的积雪被吹散、河水变暖、杨柳吐芳等自然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界的勃勃生机,颈联和尾联则通过玉笛的悠扬声音和秦娥的梦中思念,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佺期在旅途中经过太行山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人生的某种变迁或离别,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在旅途中,他看到了太行山的积雪被春风吹散,河水变暖,杨柳吐芳等自然景象,这些景象触动了他的情感,使他产生了创作这首诗的冲动,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