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溜白玉悬青岑,一泻万仞源莫寻。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瀑布

山溜白玉悬青岑,一泻万仞源莫寻。

雷霆隐震怒未息,风雷驱急飞还沉。

喷薄奔流溅日月,奔流逆上倒河浔。

余沫激石如霰雪,惊涛下濑飞湍淫。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李白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诗歌多描写山水自然,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译文

山间的瀑布如同白玉般悬挂在青翠的山峰之间,从万丈高处倾泻而下,其源头难以寻觅,瀑布的声音如同雷霆般隐隐震动,怒气未消,仿佛风雷驱使着它急速地飞腾又沉落,瀑布喷薄而出,奔流不息,溅起的水花仿佛日月之光,逆流而上,倒灌入河流的源头,余下的泡沫撞击岩石如同冰霰雪花,惊涛骇浪在下游的急流中翻腾不息。

释义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瀑布的壮丽景象,首句“山溜白玉悬青岑”以白玉比喻瀑布,形象地描绘了其晶莹剔透、高耸入云的特点;次句“一泻万仞源莫寻”则强调了瀑布的落差之大,源头之神秘莫测,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雷霆、风雷、日月、霰雪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瀑布的气势磅礴和变化多端。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描写自然景观的佳作之一,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将瀑布的壮丽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得瀑布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诗人还通过描绘瀑布的声音、形态、气势等方面,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整首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游历山水、观赏自然美景的经历有关,李白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和创作素材,在游历过程中,他目睹了无数壮丽的山水景观,其中就包括瀑布这一自然景观,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观赏瀑布时,被其壮丽景象所震撼,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他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个性特点。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