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滁山夜吟
唐·韦应物
滁山高绝滁水深,空岩悲风夜吹林。
寒月皎皎映清波,孤舟遥遥渡幽心。
野径无人行迹稀,秋声满耳愁难禁。
遥思往事如梦间,独倚危栏泪沾襟。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为主,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滁州的山峰高耸入云,滁州的水深邃莫测,空旷的山谷中悲凉的夜风在树林间呼啸,寒冷的月光皎洁地映照在清澈的河面上,孤独的船只远远地驶过,带着一颗幽寂的心,荒野中的小路空无一人,行人的足迹稀少,秋天的声音充满了耳畔,让人愁绪难以抑制,遥想往事仿佛就在梦中,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泪水沾湿了衣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滁州山水的壮丽与深邃,以及诗人在夜晚独自行走在荒野中的孤独与愁绪,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将自然与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赏析
这首诗以滁州的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首句“滁山高绝滁水深”直接点出了滁州山水的特点,高峻的山峰和深邃的水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空岩悲风夜吹林”一句,通过悲凉的夜风和呼啸的树林,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寒月”和“孤舟”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和愁绪,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韦应物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担任滁州刺史期间所作,在任期间,韦应物对滁州的山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经常独自漫步在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滁州的山水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愁绪,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中的无奈和苦闷。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和前两句是我根据关键词生成的,但整首诗的后半部分以及赏析、创作背景等内容是基于韦应物的风格和可能的创作情境进行的合理推测和构建,在实际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中,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这首诗是韦应物所作或存在这样的完整作品,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欣赏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