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巷萧条长绿苔,
故人容鬓各相衰。
平生心事闲难得,
尽在东皋醉后诗。
官荣虽厚世味薄,
始信衣缨乃羁绁。
独喜冥心无外慕,
自怜知命不求人。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门巷里长满了青苔,显得萧条冷清,
老朋友们的容颜和鬓发都已衰老。
一生中难得有这份闲适的心境,
全都寄托在东皋醉后所写的诗中。
官职虽然荣耀但世态人情却淡薄,
这才相信官服和帽带是束缚人的羁绊。
唯独喜欢内心宁静没有外物牵挂,
自感知天命后就不再向他人祈求什么。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联写门巷萧条,故人衰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颔联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珍视和享受,将心事寄托于诗中,颈联通过对比官荣与世味,揭示了官场的虚伪和世态的炎凉,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知足,不再向外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主题,通过描绘门巷、故人、心事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颈联“官荣虽厚世味薄,始信衣缨乃羁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对比官场的荣耀与世态的淡薄,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的深刻认识和对自由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自然,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闲居时期所作,白居易一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晚年时他选择退隐山林,过上了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晚年时期的心境和追求,以及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