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和子由踏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和子由踏青
宋·苏轼
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度翠茵茵。
日长天暖惟欲睡,睡美尤厌春鸠聒。
桃花笑春风依然,竹色溪光自静妍。
携手同行笑语喧,胜游谁复忆当年。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美食家,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译文
东风吹拂着田野小路,惊起了路上的微尘,游人们初次踏上翠绿的草地,天气渐暖,白天变长,让人只想睡觉,而睡梦中尤其讨厌春鸠的聒噪声,桃花在春风中依然绽放着笑容,竹色与溪水相映成趣,自然静美,我们携手同行,欢声笑语不断,这样的胜景,谁还会想起当年的往事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踏青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诗中“日长天暖惟欲睡,睡美尤厌春鸠聒”两句,生动地表现了春日午后温暖宁静的氛围,以及诗人对春鸠叫声的轻微厌烦,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日踏青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风、微尘、翠茵、桃花、竹色、溪水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诗人还通过“日长天暖惟欲睡,睡美尤厌春鸠聒”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喧嚣的轻微厌烦,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与其弟苏辙(字子由)共同踏青时所作,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常有诗词唱和,此诗即是在一次春日踏青中,苏轼有感而发,写下这首和诗,诗中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胜游谁复忆当年”等诗句,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怀念。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