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洛阳年少时,春思每先花乱发。的释义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思

唐·韦庄

昔在洛阳年少时,

春思每先花乱发。

楼前绿水横玉带,

陌上青云起龙骧。

桃花气暖眼自醉,

柳色春秾意未阑。

若使当时身不遇,

老了英雄似等闲。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早年曾应试不第,后历任多地官职,晚年入蜀,依附于前蜀政权,曾任宰相,韦庄的诗风清丽,词作尤为著名,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当年在洛阳年少之时,

每当春天来临,我的思绪便如春花般纷乱绽放。

楼前碧绿的河水如同横卧的玉带,

田野间青云缭绕,仿佛有龙在翱翔。

桃花盛开,温暖的气息让人沉醉,

柳枝新绿,春意正浓,情意绵绵未尽。

假若当时没有遇到好的机遇,

恐怕到老也只能默默无闻,如同常人一般。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洛阳年少时的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首联“昔在洛阳年少时,春思每先花乱发”直接点题,引出对往昔的追忆;颔联和颈联描绘了洛阳春日的美景,绿水、青云、桃花、柳色,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尾联则笔锋一转,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感慨,若当时未能遇到好的时机,英雄也会老去,变得平凡无奇。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阳的春日美景,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诗中“花乱发”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春思纷乱的心情,而“绿水横玉带,青云起龙骧”则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尾联的转折,更是将诗人的感慨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惋惜。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他早年曾应试不第,仕途坎坷,晚年入蜀依附于前蜀政权,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晚年时期,回顾自己一生经历,感慨人生际遇时所作,通过回忆洛阳年少时的春日景象,诗人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实现人生理想的遗憾和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