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饱犹能致身患,宠禄岂无神所罚。出自哪首诗?

小编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戒奢

唐·白居易

一饱犹能致身患,宠禄岂无神所罚。

丽色艳于花上露,人生短似夜中昙。

绮罗丛里人如玉,锦绣堆中卧似鳖。

莫笑贫贱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别。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一顿饱餐尚且能导致身体患病,高官厚禄又怎能没有神灵惩罚?美丽的容颜比花上的露水还要短暂,人生就像夜晚开放的昙花一样短暂,在华丽的衣物中,人像美玉一样被包裹,但在锦绣堆中躺着却像鳖一样不自在,不要嘲笑贫贱之人而夸耀自己的富贵,最终我们都将化为枯骨,又有何分别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首句“一饱犹能致身患”指出过度饮食会导致身体疾病,暗示奢侈生活对身体的危害,次句“宠禄岂无神所罚”则进一步指出高官厚禄并非没有报应,暗示神灵会对贪婪和奢侈进行惩罚,接下来两句通过比喻,将美丽容颜和人生比作短暂的露水和昙花,强调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贫贱与富贵,指出最终大家都将化为枯骨,没有分别,从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虚无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通过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诗人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呼吁人们珍惜生命,远离奢侈和贪婪。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白居易一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变迁,对社会的现实和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晚年时期,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对奢侈和贪婪等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思想的体现,通过对比和比喻等手法,表达了对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作为一位人民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传递着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