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仙谣
唐·刘沧
闻说仙家事杳微,世传宜伪岂能知。
云开日色千峰秀,风静松声万壑奇。
丹灶不须留鹤守,桃源只合与僧期。
空余寂寞三山路,月满花飞人未归。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虽然他的名声不如李白、杜甫等唐代大家响亮,但在唐代诗坛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其作品被收入《全唐诗》中。
译文
听说仙家的事情渺茫难寻,世间流传的往往是真假难辨,怎能轻易知晓,云开日出时,千峰秀丽如画;风静之时,万壑中的松声奇妙无比,炼丹的炉灶不需要仙鹤来守护,桃源仙境只应与僧人相约,只留下寂寞的三山之路,月满花飞,而求仙的人却还未归来。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家的神秘与不可知,以及自然景色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和仙境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寂寞感,诗中“闻说仙家事杳微,世传宜伪岂能知”直接点出了仙家之事的难以捉摸和世间传说的不可靠。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时,用词精炼,意境深远,如“云开日色千峰秀,风静松声万壑奇”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云开日出时山峰的秀丽和风静时松声的奇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诗人通过“丹灶不须留鹤守,桃源只合与僧期”两句,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而“空余寂寞三山路,月满花飞人未归”则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寂寞和无奈感,使整首诗在清新自然中又不失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有关,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诗人可能感到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压抑,于是通过描绘仙境和隐逸生活来表达自己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也可能在寻找一种超脱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而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