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好与时虽异趣,累心于物岂非情。的释义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

欲除老病唯无欲,要使迟留更不迟。

白发逢春羞照镜,青春过事懒开怀。

所好与时虽异趣,累心于物岂非情。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门前巷子里长满了绿苔,老朋友们的容颜和鬓发都已衰老,想要除去老病只有做到无欲无求,要想让时光停留却是不可能的,白发逢春都不好意思照镜子,青春已过对往事也懒得开怀,我所喜欢的东西虽然与时尚不同,但为外物所累难道就不是人之常情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联写门巷萧条,故人衰老,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颔联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老病却无能为力的无奈,以及时光流逝不可逆转的感慨,颈联通过“白发逢春羞照镜,青春过事懒开怀”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悲伤,尾联则点明了诗人的态度,虽然所好与时异趣,但为外物所累也是人之常情,表现出一种豁达和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与故人的衰老、对老病的无奈、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所好与时异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心境,诗中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自然,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悲伤,又有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尾联“所好与时虽异趣,累心于物岂非情”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身体也日渐衰弱,在闲居的日子里,他回顾过去,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感悟,诗中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悲伤,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复杂心态和人生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