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亭送别君未悲,梦阑酒解始相思。的释义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

津亭送别君未悲,梦阑酒解始相思。

作者与朝代

唐·郑谷

作者简介

郑谷,字守愚,唐代晚期著名诗人,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工于作诗,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郑谷的诗风清新通俗,多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在当时颇受欢迎,甚至得到唐昭宗的赏识,被赐以“锦袍”以示嘉奖。

译文

在渡口旁的亭子里,杨柳枝随风轻摆,碧绿而浓密,我站立在东风中,与你对饮,直到半醉半醒之间,在津亭送别时,你并未表现出悲伤的情绪;当梦境结束,酒意消散时,我才开始深深地思念起你。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渡口亭中与友人分别的场景,首句“津亭杨柳碧毵毵”以杨柳的翠绿和摇曳生姿,营造出一种离别时的凄清氛围,次句“人立东风酒半酣”则通过人物的形象和状态,表现出离别前的依依不舍和借酒消愁的情感,后两句“津亭送别君未悲,梦阑酒解始相思”则通过对比,突出了离别后诗人内心的相思之苦,即使友人离别时未显悲伤,但诗人自己却在酒醒梦回后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情感,前两句以杨柳和东风为背景,烘托出离别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转折,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相思之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谷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多次与友人的离别,对离愁别绪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渡口亭中与友人分别的场景,触发了他的情感共鸣,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送别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人情冷暖的现实背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