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的解释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剑阁

唐·杜甫

剑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

横出天涯杳无际,如浮水面迥分明。

风吹空谷寒松响,月照白沙秋雁声。

直似壮夫行万里,不知山路几萦萦。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剑门关的陡峭山峰和云间栈道我未曾行走过,但仅仅是看图画就已经让人心惊胆战,那山峰横亘天边,无边无际,仿佛漂浮在水面上一般清晰分明,风吹过空旷的山谷,寒松发出阵阵响声,月光照耀着白沙,秋雁声声哀鸣,这景象就像壮士远行万里,不知道山路究竟有多少曲折萦绕。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剑门关的壮丽景色和险峻地势,通过图画和想象展现了其令人震撼的景象,诗人虽未亲临其境,但通过图画已经感受到了剑门关的雄伟和惊险,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寒松、秋雁等,进一步烘托了剑门关的荒凉和险峻。

赏析

这首诗以剑门关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剑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剑门关的向往和敬畏,也暗示了人生的未知和挑战,后几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烘托了剑门关的荒凉和险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游历或听闻剑门关的壮丽景色后所作,剑门关作为古代蜀道的重要关隘,以其险峻著称于世,杜甫虽未亲临其境,但通过图画和传闻已经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想象和描绘,表达了对剑门关的赞美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甫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