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月
唐·李商隐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皎洁霜纨空咏扇,深沉玉宇自生风。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月光如水,穿楼过水,处处明亮;月光藏人映树,远远带着清冷,月亮初生将圆未圆,让人空自惆怅;月亮未必圆满时才有深情,那皎洁的月光如同霜白的细绢,让人空自吟咏团扇之辞;深沉的夜空如同美玉砌成的宫殿,自然生出清凉之风,我拟约乘着仙槎与你携手同游,只待那银河之水彻底澄清。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光的皎洁、清冷,以及月亮的圆缺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皎洁霜纨空咏扇”一句,用霜白的细绢比喻月光,同时暗含了团扇之辞,即班婕妤的《团扇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而短暂的事物的惋惜;“深沉玉宇自生风”一句,则描绘了夜空如美玉般深邃,自然生出清凉之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月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月光的皎洁、清冷以及月亮的圆缺变化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月光比作霜白的细绢,将夜空比作美玉砌成的宫殿,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美感,诗人也通过月亮的圆缺变化,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李商隐在晚唐时期,面对社会动荡、人生无常的现实,内心感到迷茫和惆怅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月光的皎洁和清冷,以及月亮的圆缺变化,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