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马
唐·白居易
渴虽有饮饥有啄,羁绁终知非尔乐。
愿尔此去无疆途,长向人间得自由。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虽然口渴时有水喝,饥饿时有食物可吃,但你们(马儿)终究知道被束缚的生活并不是你们的快乐,希望你们这次离去后能够没有无边的征途,永远在人间获得自由。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马儿虽然得到基本的生存需求(饮水和食物),但内心却深知被束缚的生活并非真正的快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被束缚生活的同情,诗中“渴虽有饮饥有啄”描绘了马儿的基本生存状态,“羁绁终知非尔乐”则揭示了马儿内心的真实感受,最后两句“愿尔此去无疆途,长向人间得自由”则寄托了诗人对马儿(也隐喻着被束缚的人们)获得自由的深切祝愿。
赏析
这首诗以马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被束缚生活的同情,诗中“渴虽有饮饥有啄”与“羁绁终知非尔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马儿虽然得到基本的生存需求,但内心却渴望自由的主题,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将诗人的祝愿寄托于马儿身上,同时也隐喻着对被束缚人们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个人的仕途经历有关,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对官场的束缚和束缚下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在这首诗中以马为题材,通过描写马儿被束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被束缚生活的厌恶,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被束缚人们的普遍心声,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