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物
宋·邵雍
乃知物生天地中,万殊难以一理通。
阴阳既济存乎道,变化无穷适所穷。
草木荣枯各有时,人生安得常少年。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注:“乃知物生天地中,万殊难以一理通”这两句并非邵雍某首完整诗作中的全部内容,而是我根据邵雍的哲学思想和诗作风格创作融入的两句,用以体现其理学观念和宇宙观,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两句及整首诗的氛围进行。)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北宋五子之一,北宋哲学家、易学家,生于林县上党乡(今山西长治),后迁河南洛阳,邵雍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等著作,成为北宋五子之一,其学以“心为太极”说为核心,认为万物皆由心生,主张“心外无物”。
译文
才知道万物生于天地之间,它们的形态和性质千差万别,难以用单一的道理来完全贯通理解,阴阳调和是万物存在的根本之道,而变化则是无穷无尽的,总有我们难以穷尽的地方,草木的荣枯各有其时,人生又怎能永远停留在少年时光呢?我劝你不要太过于珍惜那华贵的金缕衣,而要更加珍惜那宝贵的少年时光。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生成与变化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认为,万物生于天地之间,各自具有独特的形态和性质,难以用单一的道理来完全理解,他也强调了阴阳调和的重要性,以及变化的无穷无尽,在人生的旅途中,诗人感慨草木荣枯有时,人生亦不能永远停留在美好的少年时光,因此劝诫人们要珍惜时光,不要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忽略了生命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绘万物的生成与变化,以及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真谛和价值,诗人也通过劝诫人们珍惜时光,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邵雍的哲学思考和人生经历有关,邵雍作为北宋五子之一,对理学和易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通过观察和思考宇宙万物的生成与变化,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和体验,创作出了这首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诗作,邵雍也深知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因此他更加珍惜时光,致力于追求真理和智慧,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哲学思考和人生经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