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鸟
唐·李商隐
黄冠黑距人语言,有鸟玉衣尤皎洁。
林间啁啾声不停,似诉平生未了情。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头戴黄冠、脚蹬黑距的鸟儿仿佛能通晓人言,它身披如玉般皎洁的羽毛,更显高贵不凡,在林间不停地啁啾鸣叫,好像在诉说着它一生未了的情缘。
释义
“黄冠黑距人语言”描述了鸟儿的外形特征,并赋予其通晓人言的能力,增加了神秘感。“有鸟玉衣尤皎洁”则进一步描绘了鸟儿的羽毛之美,如同穿着玉衣一般皎洁无瑕,后两句通过鸟儿的鸣叫,表达了它内心的情感世界,似乎有着未了的情缘需要倾诉。
赏析
这首诗以鸟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鸟儿的独特魅力和内心世界,诗人以“黄冠黑距”和“玉衣皎洁”来描绘鸟儿的外形,既形象生动又富有美感,诗人还赋予鸟儿通晓人言的能力,使其具有了人性化的特征,更加引人入胜,后两句通过鸟儿的鸣叫,表达了它内心的情感世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李商隐的诗歌往往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这首诗也不例外,鸟儿可能象征着诗人自己或某种理想、追求,而它的鸣叫则可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孤独或未了的情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确切考证,但可以从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和诗歌风格来推测,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和排挤,内心充满了苦闷和孤独,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以鸟儿为题材,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诗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