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怀八十二首·其四十一
唐·李白
樊笼毛羽日低摧,野水长松眼暂开。
直上青天揽日月,欲倾东海洗乾坤。
携壶酌酒寻芳草,尽日行吟山水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樊笼毛羽日低摧,野水长松眼暂开”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李白完整的某一首诗,而是根据李白的风格和意境进行的一种创作性组合,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咏怀”诗中,并续写了后文,以展现李白式的豪放与不羁,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两句及整首诗进行。)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善于运用夸张、想象等手法,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像被囚禁在樊笼中的鸟儿,羽毛日渐低垂,精神不振;但当我看到野外清澈的流水和挺拔的长松时,眼界豁然开朗,我渴望直冲青天,摘取日月,倾尽东海之水来洗涤乾坤,让世界焕然一新,我携壶带酒,漫步在芳草之间,整日在山水中吟诗作画,即使醉卧沙场,也请不要笑话我,因为自古以来,征战沙场的人又有几个能平安归来呢?
释义
首两句通过“樊笼毛羽”与“野水长松”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不满,后文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理想世界的豪情壮志,以及面对生死无常的豁达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樊笼”与“野水长松”为引子,巧妙地构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矛盾与和解,通过夸张的手法,如“直上青天揽日月,欲倾东海洗乾坤”,展现了诗人非凡的想象力和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又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可以从李白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中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李白一生追求自由与理想,但现实往往给予他诸多限制和挫折,这首诗可能反映了他在面对困境时,内心对自由、自然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通过诗歌,李白表达了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首诗虽非李白原作,但基于其风格和意境进行创作,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精髓和魅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李白思想和情感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