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当卷簟携枕去,筑室买田清颍尾。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园田居·其一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四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逃禄归田里,卧陋室阒闲。

背庐山宛延,依前浦清潺。

侧径莓苔石,阴廊架果栏。

两疏贻世美,三径许时贤。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一瓢颜回陋,五柳先生贫。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勿逢厄。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归园田居·其六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虽然直接包含“终当卷簟携枕去,筑室买田清颍尾”这一具体句子的并非上述任何一首的直接内容,但根据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系列及其生平志向,可以推测此句或为其归隐田园思想的一种延伸或变体表达,故以下分析基于陶渊明的整体归园田居思想及生平。)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表现出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然和谐的高洁志趣,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假设性构建,因原句未直接出自已知《归园田居》篇目)

终有一天,我会卷起竹席,携带枕头,离开尘世的喧嚣,去到那清澈的颍水岸边,筑房建舍,购置田地,过上宁静的田园生活。

释义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其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理想。

赏析

这句诗体现了陶渊明典型的归隐思想,他渴望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归自然,享受简单而宁静的生活,通过“卷簟携枕”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具体想象和期待,而“筑室买田清颍尾”则进一步明确了其归隐的地点和方式,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创作背景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系列诗作,创作于他辞官归隐之后,东晋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陶渊明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于是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这些诗作正是他归隐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他对自然、对自由、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虽然“终当卷簟携枕去,筑室买田清颍尾”这一具体句子未直接出自已知的《归园田居》篇目,但它所表达的归隐思想,与陶渊明的整体创作背景和归隐生活高度契合,可以视为其归隐思想的一种延伸或变体表达。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