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宴宾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玉麈生风宾满坐,金鳞照甲士如林。
清歌妙舞随人意,翠袖红裙掩玉簪。
琼浆玉液胜瑶酒,凤箫龙管奏仙音。
此中欢乐谁能识,醉卧花间月半阴。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作以描写宴饮、游乐、自然景色及人生感慨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虽然他的名气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响亮,但在当时也颇受文人士大夫的推崇。
译文
手持玉麈(一种精致的扇子)轻轻摇动,带来阵阵凉风,宾客们满座欢腾;金色的鱼鳞在阳光下闪耀,武士们身着铠甲,排列得如同茂密的树林,清脆的歌声和曼妙的舞蹈随着宾客的心意而起,翠绿的衣袖和红色的裙摆遮掩着精美的玉簪,琼浆玉液的美酒胜过天上的瑶酒,凤箫龙管奏出的音乐如同仙界的仙音,这里的欢乐谁能真正体会呢?只愿醉卧在花丛间,享受那半阴的月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景象,通过“玉麈生风”和“金鳞照甲”两个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宾客的优雅和武士的威严,诗人用“清歌妙舞”、“翠袖红裙”等词语,描绘了宴会上歌舞升平的欢乐氛围,而“琼浆玉液”和“凤箫龙管”则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奢华和音乐的美妙,诗人以“醉卧花间月半阴”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欢乐时光的留恋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唐代宴会上的欢乐场景,诗人通过“玉麈”、“金鳞”等精致的物品,以及“清歌妙舞”、“琼浆玉液”等奢华的享受,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诗人也通过“醉卧花间月半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代某个繁华的宴会场合,当时,唐代社会正处于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宴饮之风盛行,诗人李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可能亲身经历了许多盛大的宴会场合,感受到了那种欢乐和奢华的氛围,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描绘和赞美这种美好的生活场景,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唐代社会繁荣和文化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