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磊落逢知己,气略纵横负壮心。的释义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壮心吟

唐·罗隐

胸怀磊落逢知己,气略纵横负壮心。

四海交游无近远,一生知遇有重轻。

风前月下谁人共,酒后花前独自行。

莫道此生多险阻,世间多少不平鸣。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晚唐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讽刺深刻,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多有揭露和批判,同时他的诗作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知己难觅的感慨。

译文

胸怀坦荡宽广,终于遇到了知音;气概谋略纵横,却辜负了壮志雄心。

四海之内的朋友交往,不论距离远近;一生中能遇到知音,那是多么难得和珍贵。

风前月下,又有谁能与我共赏;酒后花前,只能独自漫步徜徉。

不要说此生多遇艰难险阻,世间有多少不平之事在发出悲鸣。

释义

首联“胸怀磊落逢知己,气略纵横负壮心”表达了诗人胸怀坦荡、气概非凡,终于遇到了知音,但自己的壮志雄心却未能实现,心中有所遗憾,颔联“四海交游无近远,一生知遇有重轻”进一步强调了知音难觅,但一旦遇到便是无比珍贵,颈联“风前月下谁人共,酒后花前独自行”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无人共赏美景,只能独自品味,尾联“莫道此生多险阻,世间多少不平鸣”则是对自己遭遇的感慨,也是对世间不平之事的愤慨。

赏析

这首诗以“壮心”为题,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壮志未酬的感慨,首联直接点题,胸怀磊落与气略纵横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与现实的无奈,颔联通过“四海交游”与“一生知遇”的对比,强调了知音的难得与珍贵,颈联以风前月下、酒后花前的孤独场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尾联则是对自己遭遇的感慨与对世间不平之事的愤慨,情感深沉而有力,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罗隐生活在晚唐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黑暗的年代,他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对社会的黑暗现实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知音难觅、壮志未酬的感慨与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罗隐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间不平之事的愤慨,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深刻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