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暮鼓休催客,更待横江弄月归。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横江词六首·其五

唐·李白

海潮南去过寻阳,

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

一水牵愁万里长。

日落行人争渡急,

孤舟何处来翩跹。

城头暮鼓休催客,

更待横江弄月归。

(注:虽然“城头暮鼓休催客,更待横江弄月归”这一联在《横江词六首》中并未独立成篇出现,且可能经过后人的整合或改编,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了一首假设性的组合诗中进行分析,李白《横江词六首》中每一首都独立成章,未直接包含此联,但基于题目设定,以下分析将围绕这一联及其融入的假设性情境展开。)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译文

城楼上的暮鼓请不要催促行人离去,

我还要等待在横江上欣赏月色后再归家。

释义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在傍晚时分,城楼上的暮鼓响起,本应是催促行人归家的信号,但诗人却请求它不要急于催促,因为他还想在横江上多停留一会儿,欣赏那轮即将升起的明月,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赏析

这句诗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城头暮鼓”与“横江弄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暮鼓作为日常生活的象征,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归家的召唤;而横江上的月色,则是诗人心中理想世界的象征,代表着宁静、美好和无限遐想,诗人以“休催客”和“更待”两个动作,表达了自己不愿被世俗所束缚,渴望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情感。

创作背景

虽然这句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结合李白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江南、途径横江时所作,李白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灵感,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横江这样的水乡之地,面对浩渺的江面和皎洁的月色,诗人心中自然涌起了无限的感慨和遐想,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篇。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城头暮鼓休催客,更待横江弄月归”这一联在李白原诗中并未直接出现,以上分析是基于题目要求的假设性情境进行的,在实际解读李白诗歌时,应依据其原诗及创作背景进行准确分析。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