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谷里花开知地暖,林间鸟语作春声。
平沙历乱欹眠柳,远水萦纡晚照明。
作者及朝代: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作者简介: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生活与创作深受佛教思想影响,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界的和谐,他的作品常常描绘山林、溪流、花鸟等自然景象,通过这些景象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释绍嵩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译文:
山谷中的花朵盛开,预示着大地的温暖;树林间的鸟儿啼鸣,构成了春天的乐章,平坦的沙地上,柳树倾斜着身姿,仿佛正在小憩;远处的河水蜿蜒流淌,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谷花开、林间鸟语、沙地眠柳、远水照明等自然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宁静,首句“谷里花开知地暖”以花开预示地暖,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富有诗意;次句“林间鸟语作春声”则以鸟语构成春声,增添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后两句“平沙历乱欹眠柳,远水萦纡晚照明”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沙地、柳树、河水等元素的组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生活与创作深受佛教思想影响,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林中隐居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