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杜牧
欹危一迳穿林樾,盘石苍苔留客歇。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作往往寓含深刻的哲理与独到的见解。
译文
一条倾斜危险的小路穿过树林,一块盘石上长满青苔,邀请旅人停下歇息,白云依偎着安静的沙洲,芳草遮掩了闲闭的柴门,雨过天晴之后,松树的颜色更加青翠,我随着山势走到水源的尽头,面对溪边的野花和心中的禅意,我忘却了言语,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
释义
欹危一迳穿林樾:形容小路崎岖不平,穿过树林。
盘石苍苔留客歇:盘石上长满青苔,仿佛在邀请行人停下休息。
白云依静渚:白云静静地依偎在沙洲之上。
芳草闭闲门:芳草茂盛,遮掩了闲置的柴门。
过雨看松色:雨过天晴后,松树的颜色更加青翠。
随山到水源:随着山势走到水源的尽头。
溪花与禅意:溪边的野花与内心的禅意相互映衬。
相对亦忘言:面对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宁静,以至于忘却了言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所见到的自然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悟,首联“欹危一迳穿林樾,盘石苍苔留客歇”以小路和盘石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的山林世界,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自然景色,白云、芳草、松树、水源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尾联“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悟,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在山间行走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杜牧虽然才华横溢,但仕途并不顺利,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慰藉,这首诗正是他在山间行走时,面对自然美景所引发的内心感悟的写照,通过描绘山林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禅意感悟,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