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江南
唐·李商隐
沧海风高愁燕远,扶桑春老记蚕眠。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干。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在苍茫的大海上,风高浪急,让人不禁为远方的燕子感到忧愁;而扶桑树下的春天已经老去,让人记起了蚕儿即将进入休眠,梦中因远别而痛哭,却难以将你从梦中唤醒;书信被催促着写成,但墨迹还未干透,烛光半笼着金翡翠的屏风,麝香微微飘过绣有芙蓉的帷帐,我已经怨恨蓬山遥远,与你相隔,没想到我们之间还隔着更加遥远的重重蓬山。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沧海、扶桑、燕子、蚕眠等自然景象,以及梦别、书信、烛光、麝香等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愁苦,诗中“沧海风高愁燕远”和“扶桑春老记蚕眠”两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新颖独特,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前两句以沧海、扶桑为背景,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后两句则通过梦别、书信等细节,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亲人和朋友,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思念,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回忆起与远方爱人的点点滴滴,心中涌起无尽的愁绪和思念之情,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忆江南》,以表达自己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愁苦。